2023年中國原料藥行業市場供需現狀分析 中國原料藥產能將持續提高【組圖】
行業主要上市公司:普洛藥業(000739.SZ);國邦醫藥(605507.SH);新華制藥(000756.SZ);九洲藥業(603456.SH);華海藥業(600521.SH);海普瑞(002399.SZ)等
本文核心數據:中國原料藥市場需求;中國原料藥市場供給;中國原料藥市場規模
中國原料藥行業市場供給狀況
我國原料藥行業主要生產企業包括普洛藥業、浙江醫藥、新和成、華海藥業、天宇股份等。各大企業在2022年均有新的產線建設計劃,其中已有部分產線投入使用。隨著技術水平的提高,原料藥行業產能將會持續提高。
化學原料藥是藥品生產的基礎原料,直接影響藥品的質量和產能。由于傳統大宗原料藥技術門檻低,國內傳統大宗原料藥生產企業數量在前期呈現出高速增長。據國家統計局數據,我國化學原料藥產業曾經歷了長期快速發展階段,產量規模一度上升至超過350萬噸,導致國內現階段傳統大宗原料藥產能過剩,2018年開始,國內傳統大宗原料藥產量開始下降,2018年國內原料藥總產量降至230.37萬噸。2021-2022年,中國原料藥供給產量有所回升,2022產量為362.6萬噸。
中國原料藥行業市場需求狀況
國內原料藥產業近年一直受到產能過剩的困擾,尤其是青霉素類、維生素類、解熱鎮痛類等傳統大宗原料藥,導致相關產品市場價格一路走低,生產廠家紛紛低價競銷,原料藥生產企業紛紛進入制劑領域。2017-2021年,國內原料藥行業代表性企業原料藥業務營業收入整體逐年增長,但增長幅度不大。2020年和2021年,受疫情影響,國際社會對一些與抗疫相關的原料藥需求旺盛,因此部分原料藥需求有所回升,催生了國內企業臨時性擴產行為,但由于原材料成本已經運輸成本的增加,原料藥業務收入增長幅度不大。
據2021年中國原料藥行業24家上市企業原料藥業務產量及銷量,測算原料藥代表性企業平均產銷率為90.76%。
注:數據統計時間截至2021年底。
前瞻結合2021年原料藥行業24家代表性企業的平均產銷率,估測2020年和2021年化學藥品原料藥需求量將有小幅上漲,漲幅約在5%左右,2022年中國化學藥品原料藥需求量達到296萬噸。
注:根據《2019年統計年報和2020年定期統計報表制度主要修訂內容》,取消“主要工業產品銷售與庫存(B204-2表)”,自2020年起數據不再發布。因此中國化學藥品原藥銷售量數據僅至2019年。2020年和2021年數據為前瞻估測值!
2012-2022年,中國原料藥市場需求整體呈波動趨勢。據中國醫藥企業管理協會數據,2022年中國化學原料藥行業營業收入同比增長15.0%,前瞻初步統計,2022年,中國化學原料藥營業收入為5319億元。主要驅動因素是2022年部分大宗原料藥價格好于2021年,解熱鎮痛、激素、抗感染類原料藥出口旺盛原料藥CDMO業務高速增長。
更多本行業研究分析詳見前瞻產業研究院《中國原料藥行業發展前景預測與投資戰略規劃分析報告》。
同時前瞻產業研究院還提供產業大數據、產業研究報告、產業規劃、園區規劃、產業招商、產業圖譜、智慧招商系統、IPO募投可研、IPO業務與技術撰寫、IPO工作底稿咨詢等解決方案。
更多深度行業分析盡在【前瞻經濟學人APP】,還可以與500+經濟學家/資深行業研究員交流互動。
前瞻產業研究院 - 深度報告 REPORTS
本報告前瞻性、適時性地對原料藥行業的發展背景、供需情況、市場規模、競爭格局等行業現狀進行分析,并結合多年來原料藥行業發展軌跡及實踐經驗,對原料藥行業未來的發展...
在招股說明書、公司年度報告等任何公開信息披露中引用本篇文章內容,需要獲取前瞻產業研究院的正規授權。如有IPO業務合作需求請直接聯系前瞻產業研究院IPO團隊,聯系方式:400-068-7188。
品牌、內容合作請點這里:尋求合作 ››
前瞻經濟學人
專注于中國各行業市場分析、未來發展趨勢等。掃一掃立即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