報告服務熱線400-068-7188

預見2023:《2023年中國海水淡化行業全景圖譜》(附市場現狀、競爭格局和發展趨勢)

分享到:
20 王映月 ? 2023-04-08 10:00:55  來源:前瞻產業研究院 E5283G0

 行業主要上市公司:巴安水務(300262)、雙良節能(600481)、碧水源(300070)、沃頓科技(000920)等

本文核心數據:中國海水淡化工程規模;中國海水淡化工程規模級別分布;中國海水淡化工程規模區域分布

行業發展概況

——定義

海水淡化即利用海水脫鹽生產淡水,是實現水資源利用的開源增量技術,可以增加淡水總量,且不受時空和氣候影響,可以保障沿海居民飲用水和工業鍋爐補水等穩定供水。從海水中取得淡水的過程稱作海水淡化。所用的海水淡化方法有海水凍結法、電滲析法、蒸餾法、反滲透法、以及碳酸銨離子交換法,應用反滲透膜法及蒸餾法是市場中的主流。

海水淡化屬于海水綜合利用的一部分,海水綜合利用主要包括海水淡化、海水直接利用和海水化學元素利用三個方面。

圖表1:海水淡化相關概念辨析

——產業鏈剖析

海水淡化上中下游產業鏈條長,涉及領域廣,不僅可培育海水淡化裝備制造業,成為海洋經濟新的增長點;還可帶動周邊地區機械、化工、材料等相關產業的發展,形成產業集聚效應。

海水淡化產業鏈上游主要是海水淡化設備制造,包括膜及高分子材料、高壓泵、能量回收裝置等;中游則為開展海水淡化工程設計、咨詢、服務的企業;海水淡化的下游應用主要在市政供水、工業用水等領域。

圖表2:中國海水淡化產業鏈結構

海水淡化產業上游設備制造商主要有海亮股份、津膜科技、雙良節能等企業;中游對海水淡化工程提供設計、咨詢等服務的企業有巴安水務、碧水源、江南水務等企業,同時還有上海電氣、中國能建等海水淡化工程建設企業;下游主要應用在市政供水、核電和電力等工業領域。

圖表3:中國海水淡化產業鏈生態圖譜

行業發展歷程

我國是水資源嚴重短缺的國家,發展海水淡化技術,開發利用海水資源,是解決我國水資源短缺問題的重要途徑,是我國沿海經濟社會可持續發展的重要保障。在國家高度重視及支持下,我國海水淡化經歷了從無到有、逐步壯大的發展歷程。目前,海水淡化政策體系逐步完善,自主技術基本成熟,產業初具規模。

圖表4:中國海水淡化發展歷程及各時期發展目標

行業發展現狀

——供給:海水淡化工程規模逐年增大

據《2021年全國海水利用報告》截至2021年底,全國現有海水淡化工程144個,工程規模1856433噸/日,比2020年增加了205350噸/日。其中,萬噸級及以上海水淡化工程45個,工程規模1647248噸/日;千噸級及以上、萬噸級以下海水淡化工程52個,工程規模198466噸/日;千噸級以下海水淡化工程47個,工程規模10719噸/日。

圖表5:2014-2021年中國海水淡化工程規模情況(單位:萬噸/日)

圖表6:2021年中國海水淡化工程規模分布情況(單位:%)

據不完全統計,目前中國海水淡化行業在建工程有天津南港工業區海水淡化及綜合利用一體化(30萬噸示范)項目、“綠電制綠水”綜合能源示范項目等,在建項目均采用反滲透工藝,前瞻初步統計,中國海水淡化在建工程建成后將增加中國海水淡化工程規模54萬噸/日以上。

圖表7:截至2023年2月中國海水淡化在建工程規模(單位:噸/日)

——需求:產水用途廣

我國沿海11個省(區、市)創造了55%的國內生產總值,而水資源總量僅占全國的27%,成為經濟社會發展的瓶頸制約。特別是55個沿海地級以上城市中有51個為缺水城市,12個海島縣全部為缺水縣,水資源供需矛盾十分突出。海水淡化是重要優質增量水源,對緩解沿海地區和海島水資源短缺,保障水安全具有重要意義。

海水淡化水主要用于工業用水和生活用水。其中,工業用水主要集中在沿海地區北部、東部和南部海洋經濟圈的電力、石化、鋼鐵等高耗水行業;生活用水主要集中在海島地區和北部海洋經濟圈的天津、青島2個沿海城市。2021年,新增用于工業用水的海水淡化工程主要是為化工、電力等高耗水行業提供高品質用水;新增用于生活用水的海水淡化工程主要是為廣東省、福建省缺水海島和浙江省抗旱應急提供可靠的水資源供給。

根據中國水利企業協會脫鹽分會數據,截至2020年年底,我國已建成海水淡化項目,引用范圍最廣的領域為核電和電力與石化和化工,占比分別達到39.39%和20.90%。整體來看工業用水比例遠高于市政用水。

圖表8:中國已建成海水淡化項目產水用途占比情況(單位:%)

行業發展格局:沿海城市分布較集中

截至2021年底,全國海水淡化工程分布在沿海9個省市水資源嚴重短缺的城市和海島。遼寧省現有海水淡化工程規模18.13萬噸/日,天津市現有海水淡化工程規模30.60萬噸/日,河北省現有海水淡化工程規模34.07萬噸/日,山東省現有海水淡化工程規模45.14萬噸/日,江蘇省現有海水淡化工程規模0.50萬噸/日,浙江省現有海水淡化工程規模44.46萬噸/日,福建省現有海水淡化工程規模3.00萬噸/日,廣東省現有海水淡化工程規模8.89萬噸/日,海南省現有海水淡化工程規模0.85萬噸/日。其中,海島地區現有海水淡化工程規模45.36萬噸/日。

圖表9:2021年中國沿海省市海水淡化工程規模情況(單位:萬噸/日)

從企業區域分布來看,我國海水淡化上市企業較多的省份包括北京、江蘇、上海、浙江等,均為制造業較為發達,且經濟發展較好的地區。此外,由于上游海水淡化設備制造和海水淡化后續的金屬再利用環節還具有資源密集型特征,因此在西部地區的陜西、貴州等也有均有上市企業分布。

圖表10:中國海水淡化行業競爭者區域分布熱力圖

行業發展前景

2021年我國海水淡化總規模約為185.64萬噸/日。根據《海水淡化利用發展行動計劃(2021—2025年)》,到2025年,全國海水淡化總規模達到290萬噸/日以上,新增海水淡化規模125萬噸/日以上,其中沿海城市新增105萬噸/日以上,海島地區新增20萬噸/日以上。前瞻預測2022年我國海水淡化總規模約為207萬噸,2028年將達到400萬噸/日左右,年復合增長率約為12%。

圖表11:2022-2028年中國海水淡化行業總規模預測(單位:萬噸/日)

更多本行業研究分析詳見前瞻產業研究院《中國海水淡化產業發展狀況調研與投資戰略規劃分析報告》。

同時前瞻產業研究院還提供產業大數據、產業研究報告、產業規劃、園區規劃、產業招商、產業圖譜、智慧招商系統、IPO募投可研、IPO業務與技術撰寫、IPO工作底稿咨詢等解決方案。

更多深度行業分析盡在【前瞻經濟學人APP】,還可以與500+經濟學家/資深行業研究員交流互動。

前瞻產業研究院 - 深度報告 REPORTS

2023-2028年中國海水淡化產業發展狀況調研與投資戰略規劃分析報告
2023-2028年中國海水淡化產業發展狀況調研與投資戰略規劃分析報告

本報告前瞻性、適時性地對海水淡化行業的發展背景、供需情況、市場規模、競爭格局等行業現狀進行分析,并結合多年來海水淡化行業發展軌跡及實踐經驗,對海水淡化行業未來...

查看詳情

本文來源前瞻產業研究院,內容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本站只提供參考并不構成任何投資及應用建議。(若存在內容、版權或其它問題,請聯系:service@qianzhan.com) 品牌合作與廣告投放請聯系:0755-33015062 或 hezuo@qianzhan.com

在招股說明書、公司年度報告等任何公開信息披露中引用本篇文章內容,需要獲取前瞻產業研究院的正規授權。如有IPO業務合作需求請直接聯系前瞻產業研究院IPO團隊,聯系方式:400-068-7188。

p46 q0 我要投稿

分享:

品牌、內容合作請點這里:尋求合作 ››

前瞻經濟學人

專注于中國各行業市場分析、未來發展趨勢等。掃一掃立即關注。

前瞻產業研究院

中國產業咨詢領導者,專業提供產業規劃、產業申報、產業升級轉型、產業園區規劃、可行性報告等領域解決方案,掃一掃關注。

前瞻數據庫
企查貓
前瞻經濟學人App二維碼

掃一掃下載APP

與資深行業研究員/經濟學家互動交流讓您成為更懂趨勢的人

作者 王映月
產業研究院研究員
254578
關注
116
文章
13

研究員周關注榜

企查貓(企業查詢寶)App
×

掃一掃
下載《前瞻經濟學人》APP提問

 
在線咨詢
×
在線咨詢

項目熱線 0755-33015070

AAPP
前瞻經濟學人APP下載二維碼

下載前瞻經濟學人APP

關注我們
前瞻產業研究院微信號

掃一掃關注我們

我要投稿

×
J
修真界禁止物种歧视,免费午夜福利在线看片,美女作爱全过程免费观看,无遮挡边摸边吃奶边做的视频刺激,活色生香在线阅读免费